8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股票配资指南官方,有关负责人介绍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有关情况。免保育教育费政策何时开始实施?惠及多少人?谁来补?怎么免?何时发?
图片来源:国新办
免保教费政策何时开始施行?惠及多少人?省多少钱?
在8月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国将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的保育教育费,新出台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施行。
此次出台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1200万人左右。
郭婷婷表示,保育教育费占家庭学前教育总支出的比重比较高,免除这部分费用后,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将有效降低。
展开剩余86%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相应支出大约200亿元,也就是相应减少家庭的教育支出200亿元。
郭婷婷表示,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拿大头,对中西部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各地要统筹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确保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政策顺利实施。政策稳妥有序推进,综合考虑我国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后续将适时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以及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资金?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表示,关于免保育教育费的财政补助标准问题,今年主要是综合考虑了各省公办园保育教育费的生均实际收费水平等因素,并且逐省进行核定。对以后年度,我们将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各省免保育教育费生均财政补助标准,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
关于中央与地方分担免保育教育费财政补助资金情况,国办《意见》明确,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予以补助,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其中,中央财政对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分别按照80%、60%、50%的比例分担。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教育部指导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好中央补助资金和地方应承担的资金,及时足额将财政补助资金拨付到幼儿园。
保育教育费按照什么标准免?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适龄儿童,也就是说,既包括公办幼儿园,也包括民办幼儿园,既包括城市幼儿园,也包括乡村幼儿园,让所有在园就读的大班儿童都能够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
郭婷婷介绍,国办《意见》明确,按照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公办园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执行,也就是说:
对公办园儿童原来收多少,现在就免多少;
对在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园就读的适龄儿童,参照民办园所在地的同类型公办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
比如,某个民办园经批准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类型公办园的保育教育费收费标准为500元;政策实施后,公办园大班儿童就不用再交保育教育费了,民办园大班儿童只需交差额部分,也就是300元。
补助资金何时下达?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许留庆表示,现在距离秋季学期开学不到一个月,时间比较紧。财政部将继续与教育部密切协作,确保免费政策落实落地。财政部已足额安排了中央财政需要承担的免保育教育费补助资金,将于近期下达。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表示,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后,尽快部署实施,倒排工期推进政策落地。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指导各地对幼儿园园长及资助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各地将在8月底前完成相关准备工作,让大班儿童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时就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目前对困难幼儿主要有哪些资助政策?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介绍,从2011年起,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的意见》,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资助为主、幼儿园和社会资助为辅的学前教育资助体系,有效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多年来,中央财政通过安排学前教育发展资金,持续支持引导地方巩固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目前,全国各省份均已出台省级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各地政策因地制宜、各具特色。
财政部、教育部两部门在研究设计免保育教育费政策时,充分考虑了与现行资助政策的衔接问题。国办《意见》明确在实施免保育教育费政策的同时,鼓励各省结合实际,进一步巩固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确保受益群体不缩水、惠民政策不打折、保障力度不降低。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综合考虑学龄人口变化、地方财力状况等因素,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与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形成合力,做好兜底保障。财政部、教育部两部门也将适时研究建立统一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等群体的资助政策。
很多家长都关心实施“免费”政策后,幼儿园质量如何保障?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介绍,今年6月1日,《学前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学前教育进入“有专门法可依”的新阶段,为广大适龄幼儿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根据《学前教育法》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教育部会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将持续从五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推动各地规范办园行为、提升办园质量。
一是健全协调机制。明确部门分工,结合地方实际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支持当地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合力。
二是规范办园行为。国家对幼儿园教职工的资质和配备、经费投入、收费行为、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将推动各地各幼儿园结合实际细化制度措施,严格幼儿园教师资质条件,把好“入口关”;严格规范日常办园行为,守好“安全关”。
三是提高保教质量。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实施保育教育活动,深化幼儿园教育教研改革,落实好以游戏为基础的丰富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主动探究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孩子们在游戏和生活中快乐成长。
四是压实监管责任。强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严格源头监管,严格把握幼儿园设立条件,加强幼儿园办学资质审核;加强过程监管,通过动态监管、信息备案、公开公示的方式,守牢规范办园的底线和师生安全的红线。
五是强化督导评估。推进国家层面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工作,优化督导评估程序,加大督导力度,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
下一步优化完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还有哪些考虑?
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这次国办《意见》明确,各省已经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范围超出学前一年的,可以继续执行,超出部分所需资金也继续由地方承担,这样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做好政策衔接。
学前一年免保育教育费之后,关于后续政策的考虑,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多样,情况比较复杂,学龄人口处于快速变化的阶段。因此,免保育教育费政策实施后,我们将密切关注各地的政策落实情况,加强工作指导,确保把好事办好。同时,将综合考虑学前教育学龄人口的变化、财力状况等因素,会同教育部研究适时完善免费政策,让更多孩子受益。
近期育儿补贴政策的发布和免费学前教育政策的逐步推行,是不是国家为适应人口发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郭婷婷表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为适应人口发展新形势,近年来国家从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等多个方面,实施了多项生育支持措施,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近期,连续推出了包括育儿补贴、免保育教育费在内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减轻家庭的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是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不断完善,生动地反映出国家根据人口发展变化形势持续精准施策,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投资于人的具体实践。人口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相关政策措施的作用还需要密切跟踪、持续关注。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结合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以及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等因素来统筹考虑。后续,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效果评估,不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编辑 常江
设计 卢子雄
校对 杨利股票配资指南官方
发布于:北京市本财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